探訪史上最大規模廣交會,看看玩具廠商生意怎么樣?
據了解,本屆廣交會被認為是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屆,三期展覽總面積150萬平方米、展位數量近7萬個、線下參展企業34933家、線上參展企業達到39281家。此外,本屆展會還新增工業自動化及智能制造、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、孕嬰童用品3個新展區,并同時開設線上展……
4月23日,第133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(簡稱“廣交會”)第二期正式開啟,玩具及童車品類被劃入本期。據廣交會官方信息,玩具展區位于A區的1.1、2.1、3.1、4.1,以及1.1Y、2.1Y、3.1Y、4.1Y、5.1Y,展覽面積超3萬平方米;共設1608個展位,總參展商685家,其中新參展企業36家。另還有84家企業僅參加線上展。此外,新增的孕嬰童用品展區也有部分玩具、童車企業分布。據了解,本屆廣交會被認為是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屆,三期展覽總面積150萬平方米、展位數量近7萬個、線下參展企業34933家、線上參展企業達到39281家。此外,本屆展會還新增工業自動化及智能制造、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、孕嬰童用品3個新展區,并同時開設線上展。▍來源:中外玩具網(ctoy-gdta)?文/編輯:秦粵/Salas過去3年,廣交會僅在2021年秋季舉辦了一次時間短、規模小的線下展,其余時間均為線上展。無法面對面交流,非常不利于廠家與海外采購商洽談合作。因此,本屆廣交會全面恢復線下展,再次搭起了國內玩具廠家與全球采購商交流的平臺,備受行業期待。中外玩具全媒體中心記者走訪廣交會玩具展區發現,展區內人流始終非常旺盛,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采購商在感興趣的展位前停留,試玩產品、咨詢合作事宜。多位參與多屆廣交會的玩企負責人都表示,今年展會人流非常不錯,基本恢復到了2019年的水平,但比起2018年的人流稍微少一點點。全球政治、經濟局勢復雜,這對玩具行業也有些影響。顯著表現是來自歐美國家的采購商數量減少。多位廠家負責人提到,展會前他們都有邀約歐美的客戶,但因為簽證原因,很多客戶最終沒辦法到場,但已經在計劃來參加秋季廣交會了。而從現場實際接待客戶來看,歐洲采購商數量尚可,美國采購商數量不多。同時,新興市場的采購商數量在增加。漳州市華達威合金塑膠玩具有限公司銷售總監陳逸嘉提到,展會接待的俄羅斯、中東、東南亞的客戶要更多些。星輝、邦寶等參展企業也提到,俄羅斯的客戶尤其多。還有一點令參展商滿意的就是客戶的下單意愿大。西安趣木商貿有限公司CEO York Yan介紹說,他們參加了4屆廣交會線下展。與以往相比,今年有較強下單意愿的采購商更多些:“很多客戶來了都會直接詢問數量、價格,下單意向比較強烈,不像以前較多客戶是拿個名片,后續再聯系。”每屆廣交會上,參展商都會帶來眾多特色產品、熱銷品、新品。從本屆展會來看,智能化的產品越來越多,比如實豐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帶來的“飛飛兔”智能玩具,具有聲音感應、機智學舌、動感音樂等功能,還搭配了4種道具可替換玩耍,是今年的熱門生肖智能玩具。廣東邦寶益智玩具有限公司的STEAM科教積木玩具,設定程序后,便可以沿著軌道前行。國潮主題玩具不止受中國人民喜愛,很多海外消費者也對中國風玩具有興趣。米米集團打造的融入了中國古代鑰匙鎖扣設計的機關盒,在海外熱銷。貴州繡娘文化有限公司首次參加廣交會,帶來了融入多種印染技藝、傳統刺繡的布玩偶、裝飾品。近年,歐美地區環保風潮越來越熱,民眾購買環保玩具的意愿越來越強烈。這種需求倒逼上游供應商更換原材料。多位毛絨玩具企業負責人提到,現在他們產品的布料、走線、標簽、包裝袋等都要用環保材料制造,比如將塑料瓶回收以后變成瓶片,然后制成紗、布、毛絨,再做成玩具。16個塑料瓶可以做一個30厘米的毛絨玩具。除了上述產品外,廣交會現場還有很多好玩、好看、好吃的玩具,下面讓我們通過一組組圖來一睹為快。從去年下半年開始,我國玩具外貿出口增速便出現下滑,甚至多月出現負增長。那么,今年的玩具外貿市場走勢如何呢?海關總署發布數據顯示,今年前三個月,我國玩具出口總額為92.37億美元,同比增長3.7%。與去年同期19.4%的增速相比,下滑不少。全球經濟形勢嚴峻,但多數玩企對今年的外貿市場還是比較有信心的,并表示困難雖然客觀存在,但總能想辦法一點點克服。而且有企業已經接到了烏克蘭客戶下的較大量的玩具訂單,說明局勢是在向好發展的。當然,也有玩企對今年的外貿市場不太看好,認為海外多國的通貨膨脹、激進的貨幣政策等導致的影響不太可能在幾個月內就消失,更大的可能性是影響更多國家的經濟運行。因此,建議行業對今年的外貿業務更加謹慎,防止因過度激進導致更大的損失。
▍更多本屆廣交會玩具展區深度分析報道,請關注《中外玩具制造》雜志2023年5月號。